與建築詩人王大閎擦身而過

透過書本才認識了這位建築師王大閎先生,他的設計作品離台北市民非常親近,搭上捷運或起身走幾步路轉個彎就能看見了,但並不是太多人認識這位建築師先生,我從書中看到每件作品時都深深的被吸引,俐落的線條和內斂的輪廓,簡單卻不無聊。

每件作品富有獨特的面貌,甚至感受到了生命,就像一位有品位穿著的男士,或是一位典雅的女士,也許是在啃讀文學或是在戲談音樂,優雅卻不造作的座落在繁雜的台北市裡,並訝異這些建築誕生於層層金箔的50~80年代,那個時代建造的房子多數是為了「生存」所以有了建築,但王大閎先生的建築作品裡卻多了「生活」的意境,我感受如此之深,並感嘆現今充斥的各種「專家」或許都還沒有這樣的思維去營造一件作品。

「房子要經過設計,方稱建築。」是王大閎先生終生的信念,年輕時出國學習包浩斯線條,回國立業後不忘將東方思維植入在建築上,就像作品裡常見狹窄的長形窗,王大閎先生說,就是觀看國畫時的經驗類似…

還沉浸在紙張和查找網路資訊的我當下有個念頭…是不是該放下書本與網路,開始挑選了七件作品並搜尋標記坐落的位置,透過自己的腳步帶著相機目睹這些優雅的男士女士們,雖然沒進入室內感受更私密的設計意涵,但我放慢了步伐與建築擦身而過並細心觀察,相信這樣也能深沈的刻畫在我腦中,結束步伐後思索著…習慣在數位世界裡徘徊的我們,是不是也能想想我們需要哪種城市的面貌,是要保持清靜的繁華還是一個繼續腐敗的繁榮?還是能動手做點什麼,因為我們生活在這裡。

 

▲ 1972 外交部大樓
龐大的白色建物,遠看以為是白色油漆但細看後原來是無數的小口馬賽克拼貼而成,這種視覺遠近不同質感的處理,堪稱是王大閎先生的看門絕招,外觀莊重雄偉,同時保有優雅輪廓,設計時還需考慮環境因素,因為這一帶是全國最高行政機構雲集的地區。
▲ 1980 東門基督長老教會
唯一一棟宗教建築作品,從外觀很明顯看到的巨大空氣十字架,但其實完全與內部的教堂空間完全沒聯繫,就像巨大的廣告看版一樣懸掛在建築外觀,宣示著這裡是神的住所。
▲ 1972 國父紀念館  
有人批評屋簷起翹,像小女孩被掀起了裙子來,王大閎先生很喜歡這俏皮的形容,也述說心目中的國父是個樸實、友善、真誠的人,所以建築物不應俗氣華麗,必須莊嚴中帶有親合力,國父紀念館也是他遇到最艱難的設計。
▲ 1964 虹盧
走到虹盧感受於其他一般公寓不同的是,位於濟南路的那一面,沒有窗戶與陽台,卻是以一個封閉的牆面來面對街道,就像書中裡提到王大閎先生有不少作品會為了治療躁鬱的都市而進行空間處理的一帖良藥。
▲ 1964 虹盧
走到虹盧感受於其他一般公寓不同的是,位於濟南路的那一面,沒有窗戶與陽台,卻是以一個封閉的牆面來面對街道,就像書中裡提到王大閎先生有不少作品會為了治療躁鬱的都市而進行空間處理的一帖良藥。
▲ 1977 慶齡工業研究中心
最後來到了基隆路上,不難發現有個巨大的水平線條所集結的建築物,感受到如此的統一簡單,書中提到是為了兼顧美觀與低造價的兩個要求,跑到了建築物背影看看,確實也是如法炮製,當下讓我感受到慶齡工業研究中心就像一位沈默男子蹲坐在即將結束的夕陽裡…
▲ 1953 建國南路自宅(已拆) 
是王大閎先生回台開業的第一件作品,也是為自己設計的房子,雖然已拆除無緣見到,但我還是盡力的試圖找尋遺跡,所幸可從書中窺見裡頭空間的安排,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建國南路自宅就是王大閎先生優雅特質的延伸,也期待2014年底在台北美術公園的經典重建。上圖照片來源: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